日期:2010-09-14 來源:咸寧新聞網(wǎng)
-----------------------------------------------------------------------------------------------------------
放著清閑的晚年生活不過,卻干起來伺候別人的活。嘉魚縣退休職工趙云桂傾其所有開辦老年公寓的義舉在嘉魚引起了很大反響。當(dāng)記者慕名前去采訪,她才道出了個中緣由:“是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一個村里的講話,讓我決心開辦老年公寓,關(guān)愛照顧老年人?!?
印象:趙云桂年紀(jì)大卻精神好老年公寓小卻五臟俱全
9月2日上午10時,記者慕名前往嘉魚縣魚岳鎮(zhèn)陸碼頭村,探訪七旬老人趙云桂和她的愛心老年公寓。
陸碼頭村離縣城約十里路,驅(qū)車前往需要20分鐘。在路上,記者想到趙云桂的年齡時,猜想她應(yīng)該是一位臉上滿是皺紋老太太,可能正在用顫抖的手給躺在病床上的孤寡老人喂飯。
但是,當(dāng)車停在嘉魚縣魚岳鎮(zhèn)愛心老年公寓門前時,一排5扇窗的靚麗瓦房立即映入眼簾,房子外圍還有一個鋼筋圍成的小院,在寫有“嘉魚縣魚岳鎮(zhèn)愛心老年公寓”字樣的牌匾下,幾位老人正坐在這里說話,在陽光的照射下,他們的笑容讓人感到格外地溫馨。
剛進(jìn)老年公寓的大門,一位約摸50歲上下的老婦人熱情地迎了上來,她身材苗條、步履輕快,整個人顯得神采奕奕。一打聽,她就是這間老年公寓的主人、大名鼎鼎的趙云桂女士,這與記者腦海中的那位趙云桂有著天壤之別,不得不讓人驚訝。
在趙云桂的帶領(lǐng)下,記者參觀了老年公寓。照顧老人有耐心、日常生活要關(guān)心……走進(jìn)堂屋,右邊墻上掛著一幅手寫的“十心”服務(wù)守則,左邊墻上則掛著一副鮮紅的錦旗,上面寫著“敬老愛老,愛心永存”,看著這兩樣?xùn)|西,更加讓人對趙云桂產(chǎn)生敬佩之情。
堂屋右側(cè)是一間大房子,里面整齊地擺放著10余張單人席夢思床,天花板上有6個吊扇正在呼呼地吹風(fēng),房間里的老人有的三五成群地坐在床邊說話,有的獨自躺在床上,或是睡覺、或是自由活動;堂屋左側(cè)是一間小房,里面也擺放著六七張床和一些生活用品。穿過堂屋就是廚房,再往里走就是一個院子,周圍還有一些未清理的房子。
可以說,這個老年公寓雖然面積不大,條件一般,但吃穿用還是應(yīng)有盡有。
參觀完畢,趙云桂準(zhǔn)備好茶水,熱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后,正要打開了話匣子的她,被一名護理員喊住了:彭玉香老人又不肯吃飯了,你快去看看吧!
實況:入住老人情況各有千秋她既是醫(yī)生又兼職保姆
聽見護理員的話,趙云桂立即趕到右側(cè)的大房里,走近第一個床,拉著老人的手,輕輕地說:“老姐姐,你要乖乖的養(yǎng)好病,這樣才能看到你的孫子?!?BR> 這位“不乖”的老人就是彭玉香,今年已是85歲高齡了,由于腎臟功能逐漸衰退,她的兩條大腿腫得非常厲害,整天只能躺在床上接受治療。
趙云桂安撫彭玉香后,就開始喂飯給她吃。在她的精心照料下,85歲的老人猶如小孩一般溫順。吃飯之后,趙云桂看看時間后表示,到了打針的時候了。于是,她馬不停蹄地走到房間中央的工作臺上,熟練地開始配藥,同時也給記者講了講公寓的情況。
趙云桂說,這間老年公寓面積約300平方米,目前共有25個床位,13位老人入住,其中有7個癱瘓在床,另外有6位老人還沒有搬進(jìn)來。住這里的老人每月只需要交400元的基本生活費,看病也只收藥費,只有少數(shù)病重老人才會多收一些藥費。除了她自己以外,她還請來兩名護理員,協(xié)助她照顧這些老人,近期還準(zhǔn)備請一位炊事員。
配好了藥水,趙云桂為彭玉香打上點滴后,又和她說了一會話,使她的心情平靜下去,安心治療。
但是,剛剛停歇下來,又有一位癱瘓在床的老人大便失禁,護理員一人照顧不了,趙云桂又去幫忙擦洗。
趙云桂說:“住進(jìn)老年公寓的老人大部分是兒女外出打工、無人照看的孤寡老人,另外還有幾位殘疾的智障人士,其中有一戶一家三口都住了進(jìn)來。就說彭玉香,她總是說親人都不在身邊,她又有病在身,活著還不如去死。對于她們的思念之情,我們一方面要耐心開導(dǎo),另外還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她們,讓她們感覺到家的溫暖?!?BR> 內(nèi)幕:動力源于胡總書記講話心系老年公寓很少回家
趙云桂告訴記者,1958年,她畢業(yè)于嘉魚衛(wèi)生學(xué)校,并在縣人民醫(yī)院工作了8年。之后,她還在衛(wèi)生所當(dāng)過所長,也在計生委當(dāng)過主任。
44歲時,趙云桂就退休了,雖然衣食無憂,但是日子也枯燥無味。那段日子,趙云桂通過與許多老人一起聊天和自己的經(jīng)歷,感到老人的晚年生活都很單調(diào)。于是,她開始在三湖連江便組織老人一起聊天、健身。后來,她發(fā)現(xiàn)許多老人由于沒有家人的照顧,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2003年春節(jié),趙云桂看到電視里播出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一個村看望老人的新聞??倳洰?dāng)時說到,老年人為建設(shè)祖國付出了一生,全社會都要關(guān)愛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安享晚年。
聽到總書記這樣說,趙云桂很感動,為農(nóng)村老年人建一所愛心老年公寓的想法逐漸在她腦袋里形成。沒有房,趙云桂就租用民房,將許多無人照顧的老人接來照顧,收取微薄的費用;錢還是不夠,她就拿出退休工資……
然而,問題還是接踵而來,由于老年人的病痛多,房東擔(dān)心有的老人會死在自己家中,后來硬是將趙云桂趕了出去??墒沁@也沒有動搖趙云桂的心,她后來找到烈士陵園的一棟房子,但幾個月后,因為冬天雪大,她害怕老房子禁不住折騰會垮塌,于是再次搬家。
后來,功夫不負(fù)有心人。趙云桂在原縣委找到了一處面積達(dá)500平方米的房子,開始了她的愛心事業(yè)。最高峰時,公寓有26位老人入住。
為了愛心老年公寓和那些老人,71歲的趙云桂一年中很少回家,她的小女兒老是抱怨,身邊的親朋也經(jīng)常說她瞎折騰。但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充實,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給予她肯定的眼神。
為了更加深入農(nóng)村,趙云桂決定將老年公寓搬到農(nóng)村里去。在嘉魚縣魚岳鎮(zhèn)陸碼頭村支部書記汪鐵清的建議下,她來到了陸碼頭村,并已經(jīng)在這里生根發(fā)芽,而且將茁壯成長。
“下一步,我要擴大規(guī)模,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安享晚年。”趙云桂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