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03 來源:廣州日報
-----------------------------------------------------------------------------------------------------------
最近,一則新聞刺激了公眾的神經(jīng):九成80后無法養(yǎng)父母!對這個調查結果,雖然有專家存在質疑,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隨著越來越多第一代獨生子女結婚生子,其父母也日漸邁入老年人行列,“421”家庭時代降臨,本已深感生存壓力的80后無力照顧老人的矛盾越發(fā)突出。
贍養(yǎng)父母:除了有力,更要有心
上海社科院人口與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胡蘇云質疑“九成80后無法養(yǎng)父母”這個調查結果的科學性,認為其樣本選取及其推斷存在較大偏差,并不能準確反映事實。
她認為,80后大部分人工作時間并不長,謀生壓力較大,有的還要父母幫助,但其實這是每一代人都會面臨的問題。當然,工作年齡的推遲、到他鄉(xiāng)工作、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等等壓力都聚集在這一代人身上?!按蟛糠?0后的父母都只是剛剛退休,有的還在崗位上,還能謀生。當他們父母老到生活不能自理時,那時才真正需要兒女的補助和照顧?!?/P>
胡蘇云分析,現(xiàn)在獨生子女不少是“421”的家庭結構,扶養(yǎng)老人的負擔確實很重,這不僅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上,還體現(xiàn)在生活照料上。一旦老人面臨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時,過去有兄弟姐妹可以輪流照顧,但如今只有一對夫妻,很難實現(xiàn)照顧。另外,老人還有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子女對他們的心理慰藉作用不是其他人能替代的。因此,“如何在父母的實質性照料和心理慰藉方面盡到孝心,這可能是80后及其以后的人群感到更加力不從心的地方?!彼f道。
調查:七成四80后感到照顧父母力不從心
俗話說“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我國傳統(tǒng)中老人的贍養(yǎng)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子孫后代。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的80后一代似乎越來越難承擔這一責任。
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對1612人(其中獨生子女占40.1%)進行的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58.3%的人選擇讓父母住在同一個小區(qū)或附近,就近照顧;43.5%的人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親自照顧;24.8%的人表示父母在異地居住,定期去探望;7%的人選擇由社區(qū)配備生活指導員,定期照顧老人;僅有6.9%的人愿意把父母送到養(yǎng)老院等機構。
而“80后”獨生子女在贍養(yǎng)父母上存在哪些困難?調查顯示,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壓力大,照顧父母力不從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擔多位老人的養(yǎng)老負擔;50.1%的人表示生活在兩地,無法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42%的人表示社會保障、醫(yī)療保險不同城市無法互通;37.7%的人表示養(yǎng)老院等社會養(yǎng)老機構無法讓人放心。《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隨后進行調查,在接受采訪的多個80后中,99%都確定自己無法贍養(yǎng)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
在廣州,人口老齡化問題已初步顯現(xiàn),獨生子女也將面臨同樣的困境。據(jù)廣州市政府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廣州老少撫養(yǎng)比為32.1%,這就意味著每100名勞動人口負擔32.1個非勞動人口。雖然戶籍人口老化程度被外來年輕勞動力適度“稀釋”,但老齡化進程的步伐并未被徹底擋住。
現(xiàn)實
個案:白領月入過萬養(yǎng)父母仍有壓力
Jason四年前畢業(yè)于華南理工大學,現(xiàn)在就職于一間投資公司,月入過萬,女朋友小云在事業(yè)單位工作,每月工資也有三四千元,兩個人加起來收入本也不算低,然而他們的日子過得并不瀟灑:
白手起家的他們憑這幾年的儲蓄,終于在今年具備做房奴的“資格”,但每個月要負擔4500元的房貸;工作地點離家遠且搭車不方便,他們今年貸款買了一部車,一年內(nèi)還清,每個月要還5000多元;為了以后工作,他們準備接下來報讀MBA,兩年下來至少得準備十萬……更重要的是,雙方的父母都來自偏遠的小縣城,如今有的留在家里,有的還辛辛苦苦在外打工,都沒有退休金,也沒有醫(yī)療保險,養(yǎng)父母的壓力自然落在他們身上。雖然父母現(xiàn)在身體尚算健康,也體諒兒女的壓力,沒有向他們提出要求,但作為兒女出來工作了怎么也得要開始承擔責任吧?他們每年不定期會給各自父母寄錢,平時也買一些東西寄回家。這樣下來,他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不太敢去旅游,因為開銷太大;看著商店里的貴價貨很喜歡卻不敢買;由于手頭沒錢,婚期也一推再推……
想到未來,Jason更感到無奈而沉重:“父母老了以后,很可能至少有一方要和我們一起住,現(xiàn)在房子太小了。未來幾年我們想生小孩,到時上有老下有小,一想起就頭痛……”
網(wǎng)友辣評
想給父母最好的生活,想盡最大的努力給他們最好的生活,可是,盡最大努力后,自己還是在原地,不敢想象未來,不敢結婚要孩子……不是我們不愛父母,不是我們不努力,生活時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很累啊,80后的心聲誰能懂?(——“火紅的杜鵑”)
壓在70、80、90人身上的三座大山:高挺的房價;昂貴的醫(yī)療;高額的孩子教育費用。哪一項都能夠折斷我們的腰。不去啃老就是有本事。(——“冷眼觀察者”)
現(xiàn)在的80后才剛立起來,談什么贍養(yǎng)?。克麄兊母改敢舱攭涯?,用不著80后來養(yǎng)。再過10年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吧。政府也要在10年內(nèi)完善機制。(——老茶新酒)
專家視點:政府和社會應“替兒女盡孝”
對此,時事評論員曹景行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采訪時表示,社會要負起責任而不只是讓年輕人來承擔照顧父母,首先應該延長有工作能力的老年人的工作時限,而不應該一刀切地實行所謂退休制度。同時,需要發(fā)展完善的社會保險網(wǎng)絡,再有便是完善社會服務機制?!拔磥黹_發(fā)所謂的銀發(fā)產(chǎn)業(yè)是我們社會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向。”他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唐鈞在其博客中認為,中國社會仍然要提倡“孝文化”,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主要是體現(xiàn)在精神文化和倫理道德的層面上,因為子女對老人的“精神慰藉”,是別人無法替代的。在物質層面上的家庭保障,必然要逐步為社會保障所取代,這就是要由政府和社會來“替天下兒女盡孝”?!叭缃裼泻芏嗳?,認為政府和社會都不可靠,還是想靠自己多存錢來解決養(yǎng)老問題。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倒是最不靠譜的。因為物價的不斷上漲和整個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會使個人存錢的努力付之東流?!彼谖恼轮袑懙?。